从全球甜味配料市场占比情况看,蔗糖依然是主流,代糖空间发展巨大。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健康意识的提高,糖 / 低糖产品占普通产品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。
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sugar-substitute-concept.html
当“减糖”成为全球健康共识,代糖(甜味剂)正从食品添加剂转变为驱动消费变革的核心要素。尽管蔗糖仍占据全球甜味配料市场70%份额(Euromonitor数据),但代糖凭借“零热量、高甜度”优势,在饮料、烘焙、保健品等领域快速渗透,开启甜味产业的结构性转型。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sugar-substitute-concept.html
一、代糖概念的核心定义与分类
代糖是指能够提供甜味但热量极低的食品添加剂,按来源分为两大类: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sugar-substitute-concept.html
1. 天然代糖
- 代表产品:赤藓糖醇(甜度为蔗糖60%,热量几乎为零)、甜菊糖苷(提取自甜叶菊,甜度200-300倍)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sugar-substitute-concept.html
- 优势:安全性高,适合儿童及糖尿病患者,2023年赤藓糖醇全球需求增长35%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sugar-substitute-concept.html
2. 人工代糖
- 代表产品:阿斯巴甜(甜度200倍,广泛用于可乐类饮料)、三氯蔗糖(甜度600倍,稳定性强适合烘焙)
- 优势:成本低(仅为蔗糖1/10),但部分品种存在安全性争议(如阿斯巴甜2023年被WHO列为“可能致癌物”)
二、市场现状:从饮料渗透到全品类爆发
2023年代糖行业关键数据:
- 全球市场规模:220亿美元,近五年CAGR达12%,远超蔗糖市场2%的增速
- 中国市场结构:饮料占比65%(如元气森林赤藓糖醇添加量超90%),烘焙/保健品分别占20%、15%
- 竞争格局:美国ADM(甜菊糖苷龙头)、中国金禾实业(三氯蔗糖市占率60%)、保龄宝(赤藓糖醇产能全球第一)
典型案例:元气森林2023年营收破300亿元,带动赤藓糖醇价格从2020年2万元/吨飙升至4.5万元/吨,相关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超50%。
三、驱动代糖爆发的三大核心因素
- 健康意识觉醒:全球糖尿病患者超5亿,中国成人超重率达50%,推动“减糖”成为刚性需求,无糖饮料渗透率从2019年15%提升至2023年32%
- 政策引导:英国、法国征收“糖税”,中国《健康中国行动》要求2030年人均添加糖摄入量降至25g以下,倒逼食品企业加速代糖应用
- 技术突破:酶法合成技术使赤藓糖醇生产成本下降40%,纳米包埋技术解决代糖后苦味问题,推动其在高端冰淇淋、巧克力等领域应用
四、产业链解析与投资价值
上游:原料生产
- 赤藓糖醇:保龄宝(产能15万吨/年)、华康股份(出口占比70%)
- 三氯蔗糖:金禾实业(产能1.5万吨/年,成本优势超同行30%)
中游:复配加工
- 金禾实业(提供“三氯蔗糖+赤藓糖醇”复配方案,覆盖元气森林、喜茶等客户)
- 保龄宝(开发“甜菊糖+阿洛酮糖”组合,满足高端烘焙需求)
下游:终端应用
- 饮料:元气森林(市占率25%)、农夫山泉(无糖茶系列增速40%)
- 烘焙:良品铺子(低糖蛋糕使用赤藓糖醇,复购率提升20%)
五、未来趋势与挑战
三大发展趋势:
- 天然代糖主导:赤藓糖醇、甜菊糖苷市场占比将从2023年45%提升至2025年60%,人工代糖份额压缩至30%以下
- 全场景渗透:代糖从饮料向保健品(如低糖蛋白粉)、宠物食品(如无糖零食)延伸,新增市场空间超300亿元
- 技术迭代:阿洛酮糖(甜度70%,热量仅为蔗糖0.3%)预计2024年通过FDA认证,开启代糖3.0时代
主要挑战:
代糖安全性争议(如三氯蔗糖对肠道菌群影响)、价格波动(赤藓糖醇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达60%)、以及传统蔗糖企业的竞争反击。
结语:代糖开启甜味产业新纪元
从“谈糖色变”到“健康甜饮”,代糖的崛起不仅是消费升级的产物,更是食品工业技术进步的体现。随着全球减糖趋势深化和代糖技术迭代,这个曾被忽视的添加剂市场,正成长为千亿级的黄金赛道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聚焦具备原料产能壁垒(如保龄宝)、技术研发优势(如金禾实业)、终端品牌渠道(如元气森林)的企业,或将在这场甜味革命中抢占先机。
数据来源:Euromonitor《全球甜味剂市场报告》、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、公司财报
好财迷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司官网及网络公开资料,图片版权归原公司所有。本站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传播与分享,不构成任何证券、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、招揽、建议、意见或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好财迷不为任何公司、券商、金融产品或服务作背书。投资有风险,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因素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独立判断,审慎决策。如有疑问,请咨询具有资质的独立专业人士。本站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