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热管理系统与整车的可靠性、安全性、舒适性和能耗水平密切相关。相较于传统汽车,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新增了冷却板、电池冷却器、电子水泵、电子膨胀阀、PTC加热器以及热泵系统等组件。
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automotive-thermal.html
汽车热管理系统是调控整车温度的核心模块,直接影响车辆可靠性、安全性、舒适性及能耗。传统燃油车主要管理发动机散热,而新能源汽车因电池、电机等部件的特性,热管理系统更复杂,新增冷却板、电池冷却器、电子水泵、电子膨胀阀、PTC加热器及热泵系统等组件,单车热管理价值量从传统车的1500-3000元提升至5000-12000元。2024年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达6800亿元,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45%。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automotive-thermal.html
一、新能源与传统汽车热管理的核心差异
传统燃油车
核心对象:发动机(90%热量管理)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automotive-thermal.html
组件:机械水泵、散热器、节温器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automotive-thermal.html
技术特点:被动散热为主,能耗占比低文章源自好财迷-https://www.haocaimi.com/automotive-thermal.html
新能源汽车
核心对象:电池(-40℃至55℃安全区间)、电机、电控
新增组件:电子膨胀阀(精度达±0.5℃)、热泵系统(-10℃能效提升3倍)
技术特点:主动温控,能耗占比达20-30%(低温环境)
二、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
1. 行业增长数据
细分市场 | 2024年规模(亿元) | 2027年预测(亿元) | 年复合增长率 |
---|---|---|---|
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| 3060 | 6800 | 32% |
传统汽车热管理 | 3740 | 4200 | 4% |
2. 核心驱动因素
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(2024年全球达35%,中国超50%);电池能量密度升级(800V高压平台推动热管理升级,单车价值量增加30%);低温续航焦虑(-10℃环境下,热泵系统可提升续航25%,北方地区渗透率超80%)。
三、产业链及核心上市公司
产业链核心环节及标的
- 核心部件(价值量占比60%):
- 三花智控(002050):电子膨胀阀全球市占率40%,配套特斯拉、比亚迪,2024年营收增长45%
- 盾安环境(002011):热泵系统国内市占率28%,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2%
- 系统集成(技术壁垒高):
- 拓普集团(601689):新能源热管理模块配套蔚来、理想,单车配套价值超8000元
- 银轮股份(002126):油冷器市占率35%,商用车新能源热管理龙头
- 上游材料与设备:
- 万华化学(600309):车用冷却液核心原料供应商,新能源领域销量增长120%
- 奥特佳(002239):压缩机国内市占率22%,适配80%以上新能源车型
四、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
核心投资逻辑
新能源汽车放量带动需求(每百万辆新能源汽车对应热管理市场增量500亿元);技术升级(800V平台、热泵系统渗透率提升);全球化替代(国内企业在成本、响应速度上优势显著,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5%)。
主要风险
价格竞争(核心部件毛利率从45%降至38%);技术路线变更(如浸没式冷却对传统液冷的替代);原材料涨价(铜、铝占成本30%,价格波动影响利润)。
五、未来趋势:向高效与集成化发展
热管理系统将向“全域集成”演进,即电池、电机、座舱热管理一体化,可降低能耗15%。预计2026年800V高压平台车型占比超50%,带动热管理单车价值量突破1.5万元。投资者可关注技术领先的核心部件厂商(如三花智控)和系统集成龙头(如拓普集团),规避仅依赖单一产品、缺乏客户粘性的企业。
好财迷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司官网及网络公开资料,图片版权归原公司所有。本站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传播与分享,不构成任何证券、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、招揽、建议、意见或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好财迷不为任何公司、券商、金融产品或服务作背书。投资有风险,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因素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独立判断,审慎决策。如有疑问,请咨询具有资质的独立专业人士。本站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