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。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,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、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(车身电子 ECU)。
一、行业定义与核心架构
汽车电子是融合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工程的核心产业,分为车体控制(发动机/底盘ECU)和车载设备(智能座舱/自动驾驶)两大体系。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(2023年达35.2%),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从2015年的25%跃升至2023年的40%,成为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载体。
二、技术驱动与市场裂变
1. 智能座舱:从功能集成到场景革命
- 硬件升级:高通8155芯片渗透率超60%,带动多屏交互(三联屏车型市占率28%)、AR-HUD(2023年装车量增长150%)快速普及
- 软件定义:中科创达(300496)智能座舱OS市占率超40%,2023年营收增长32%,华为鸿蒙座舱已搭载20余款车型
2. 自动驾驶:从辅助到高阶突破
- 传感器爆发:激光雷达装车量2023年达120万台(+300%),禾赛科技(NASDAQ:HSAI)市占率全球第一(25%)
- 域控制器崛起:德赛西威(002920)IPU04域控制器已定点20+车型,2023年相关收入18.7亿元(+45%)
三、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
1. 全球格局
2023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2900亿美元,博世(18%份额)、大陆集团(12%)主导传统ECU市场,而智能座舱/自动驾驶领域呈现“新势力”突围:
- 英伟达(NVDA.O)Orin芯片定点超50款车型,2023年汽车业务收入25亿美元(+60%)
- 瑞萨电子(6723.T)车规级MCU市占率35%,2023年中国区营收增长22%
2. 中国机遇
国内市场2023年规模达1.2万亿元(+22%),核心驱动力:
- 新能源红利:比亚迪(002594)自研IGBT芯片自给率超70%,2023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450亿元(+38%)
- 政策护航:《汽车芯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》目标2025年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达40%,兆易创新(603986)MCU芯片市占率提升至15%
四、核心标的与投资逻辑
1. 上游:车规级芯片
- 功率半导体:斯达半导(603290)车规IGBT模块市占率12%,2023年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增长55%
- 存储芯片:北京君正(300223)车规级DRAM渗透率超30%,2023年汽车电子营收占比达65%
2. 中游:硬件设备
- 智能座舱:华阳集团(002906)车载摄像头市占率28%,2023年HUD业务收入增长68%,深度绑定华为问界
- 自动驾驶:经纬恒润(688326)ADAS传感器总成市占率22%,2023年定点订单超50亿元
3. 下游:软件服务
- 操作系统:中科创达(300496)全球智能座舱OS市占率第一(42%),2023年研发投入增长35%,布局边缘计算平台
- 数据服务:四维图新(002405)高精度地图市占率超60%,2023年自动驾驶数据服务收入增长48%
五、风险提示与未来展望
核心风险
- 芯片供应波动:2023年英飞凌功率芯片交期仍超52周,影响整车产能释放
-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:L3级自动驾驶法规试点进度可能延迟,影响相关硬件装机量
趋势展望
- 集成化趋势:域控制器渗透率2025年将超50%,带动单车电子价值量提升至8000元
- 国产替代加速:车规级MCU国产化率2023年达35%,2025年目标突破45%,兆易创新、中芯国际(688981)等核心受益
数据来源:高工智能汽车、中汽协、企业财报、Wind资讯
风险及免责提示
好财迷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司官网及网络公开资料,图片版权归原公司所有。本站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传播与分享,不构成任何证券、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、招揽、建议、意见或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好财迷不为任何公司、券商、金融产品或服务作背书。投资有风险,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因素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独立判断,审慎决策。如有疑问,请咨询具有资质的独立专业人士。本站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。
好财迷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司官网及网络公开资料,图片版权归原公司所有。本站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传播与分享,不构成任何证券、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、招揽、建议、意见或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,好财迷不为任何公司、券商、金融产品或服务作背书。投资有风险,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因素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独立判断,审慎决策。如有疑问,请咨询具有资质的独立专业人士。本站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。